中国山水画艺术

国仁书画网 / 2019-07-18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把山水自然景观作为一项独立的绘画主题,并形成一系列特有的技法。早在两晋南北朝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并有专门画山水的画家,如顾恺之,王微等。隋唐以后山水画得到很大的发展,到五代以后山水画成了中国绘画主流。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有的山水审美思想相关,它强烈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中国传统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绘画中往往喜欢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山水背景中来表现;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也往往要以一定的山水风景来衬托,注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秦时代的绘画虽然不易看到,但从《诗经》等文学著作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自然空间形成的美感的认识。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国风·秦风

   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里,一句“在水一方”,意境深远。因为在水的一方,由这种距离而产生的若即若离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汉代乐府诗中也有大量以景抒情的诗句。如: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物与人物感情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美感,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中特别受到重视。对自然空间表现的喜爱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这种审美追求中,文学领域产生了山水诗,绘画领域产生了山水画。而且,山水画到宋元以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反映了东方审美意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特点。

中国传统山水画变化

   现存的绘画作品(卷轴画)多为五代宋元以后的作品,唐代作品极为罕见,而唐代又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唐代山水画被后世称为“青绿山水”。到唐末五代以后,水墨山水画逐渐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北宋以后,画论中出现了“著色山水”一词,说明那时大多数山水画是不用色的,如果用了色,就得专门强调是着色的。水墨画兴起以后,唐代流行的青绿山水渐受冷落,而宋代以后,有画家仿唐的所谓“青绿山水”,与真正的唐人绘画差距较大。所以,敦煌壁画中出现的大量山水画迹正是我们认识隋唐山水画史的主要依据。唐末五代,是山水画由青绿重彩向水墨淡彩变革的时期。